大乘又稱為菩薩(1)乘。
(1) 菩薩:是菩提薩埵的簡稱,解作覺有情,指希望修成佛果,化度眾生的人。原指今生和過去生中修道階段的釋尊;後來泛指所有修習大乘的人。
在西元第一、二世紀之間,印度佛教界出現了新的學派,他們自稱為「大乘」,以釋尊作為榜樣,強調以成佛作為目標,立志要化度一切眾生;而把那些只求取阿羅漢果,着重個人解脫的派別,貶稱為「小乘」。
大乘佛教的出現,原因非常複雜,其中最根本的,是佛弟子對釋尊的懷念。
釋尊是整個信仰的重心,他在信徒中的位置,並不是其他阿羅漢所能取代的;他涅槃以後,信徒頓然感到失去依靠,因而對他產生無限的懷念。他們禮拜佛陀的舍利塔,到各處的聖地巡禮,並且傳揚佛陀偉大的事蹟、甚至他過去生中修菩薩行的本生故事。於是,佛陀完美的形象,成為他們奮鬥的目標。
大乘的思想是從固有的佛教中發展出來的。
佛陀滅度後百餘年,由於跋耆比丘犯戒的事故,佛教分裂為上座部及大眾部兩大派系;在隨後的兩個世紀中,再輾轉分裂成二十個部派,史學家把他們稱為「部派佛教」。不同的部派,在思想上往往有很大的差異,他們站在本派的立場去解釋經典,以致爭論不休;而爭論的結果,常常加速新思想的誕生。
部派佛教到了西元二世紀,迦膩色迦王在位的時候,發展到最高峯;尤其是說一切有部的論著,對宇宙萬有的分析,嚴密而煩瑣,終於把活潑的佛法變成死板的理論,完全脫離了社會大眾的生活。部份務實的信徒,努力摒棄那種錯誤修學的方法,重新回歸到佛陀着重解脫的慈悲精神。
另一方面,在這段期間,婆羅門教再度復興,還取得統治階層的信仰;到了西元四世紀,勢力更為強大,他們並且對佛教作出了尖銳的攻擊。佛教為了挽救當前的危機,和婆羅門教相抗衡,不得不正視自己短處,以迎合時勢的需要;尤其是一些大眾部的學者,在不違反佛教基本精神的前題下,把其他學說的精華,融化入佛法中,結果使傳統的佛教產生很大的變化,由此展開了「大乘運動」。
那些懷有進步思想信徒,不分僧、俗地凝聚起來,他們自稱為「菩薩眾」,指出小乘的阿羅漢果並不圓滿,不論在慈悲、智慧和成就等各方面,和佛陀都有很大的差距。我們既然要成佛,便應該以釋尊過去生中的修行作為典型──即本着利他的菩提心(2)去實踐六度(3)、四攝(4),只要能夠這樣貫徹下去,將來必定可以成佛的。
(2) 菩提心:菩提,是覺悟的意思。菩提心,指大乘的佛教徒所立下希望修成佛果,化度眾生偉大願望。
(3) 六度:也譯作六波羅蜜,指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等六種可以達至解脫的方法,是大乘佛教徒主要的修習內容。
(4) 四攝:指菩薩為了攝受眾生信受佛教而做四類事。包括一、布施(因應眾生的需要,給與適當的援助);二、愛語(視乎眾生的境況,善言慰喻);三、利行(做各種利益眾生的善事);四、同事(和眾生處於同一境地,把握機會給與教化)。
大乘的主要思想,確實是源自原始的《阿含經》之中,可惜這種偉大的思想在早期不受重視,只稱為「方廣」或「菩薩藏」,在僧團中默默地流傳着;到了因緣成熟才被人整理編纂出來。
這些大乘典籍經過數百年的口口相傳,到迦膩色迦王在位期間才逐漸寫訂下來,流傳的地區又廣闊,而且這時不論在政治、經濟和科學知識等各方面,和佛陀時代都有很大的差異,因此,自然會滲入了當時文化思想。大乘經典中也清楚表明,這些典籍除了由釋尊親說之外,也有由其他佛陀所說,甚至由菩薩、阿羅漢和天說,只要不違背三法印(5),也可以稱為「佛說」呢!
(5) 三法印:根據因緣法而來的,三種印證是否真正佛法的標準。包括:一、諸行無常(宇宙萬有不斷變化);二、諸法無我(一切事物都是因緣和合而來,其中沒有常、一、具主宰性的實體);三、涅槃寂靜(只有超越生死輪迴的涅槃,才是真實解脫境界)。
據說大乘經典是西元二、三世紀間的龍樹菩薩發現的。他在雪山遇到一位老比丘,從而得到部份的大乘經典;其後,他更四處訪求其他的大乘典籍。這種說法不過是表明大乘的學說確實是源自佛陀,龍樹只是這些典籍的搜集和整理者罷了!
最早面世的大乘典籍,是來自南印度的《般若(6)經》,它提出「一切皆空」的學說,而當地本來就是大眾部的根據地。大眾部的進步思想,終於引致般若思想的出現。自此以後,其他大乘經典相繼編訂。龍樹菩薩承接着般若思想,開創了中觀學派;到了西元四世紀,北印度的無着菩薩折衷上座部的學說,成立了瑜伽行派。上述兩派都是重視智慧的大乘體系。
(6) 般若:解作智慧,是六度之一。但它和般世俗的智慧不同,這是透過觀察「緣起性空」的道理,而獲得的真實智慧。
而北印度從西元前三世紀,阿育王時代以來,便跟希臘、波斯等國家有緊密的交往,那裏的僧眾或許是受了外來思想的啟發,產生了主張崇拜、渴求他力往生(7)的淨土(8)思想;據說龍樹還在南天竺的鐵培裏,見到金剛薩埵(9),得傳《大日經》,於精通「持明藏」(10),創立了密宗(11)。上述兩派都是重視信仰的大乘體系。
(7) 他力往生:指並不是單憑自己的修習達至解脫,而是藉着佛、菩薩的慈悲接引,死後轉生到他們的清淨世界。
(8) 淨土:和我們現今所住的穢土相對,是佛、菩薩清淨功德所化現的清淨世界。
(9) 金剛薩埵:密宗的菩薩名。據說由他結集出大日如來所說的秘密教法名為《大日經》,藏於南天竺的鐵塔內,後來傳給龍樹菩薩,成為付授密法的第二祖。
(10) 持明藏:明,即佛、菩薩、和其他護持佛法的善神,為了利益眾生而宣說的神咒。由於密宗重視持誦神咒,作為修行的法門,因此,把密宗系統的經典總集,稱為「持明藏」。
(11) 密宗:據說是大日如來傳授金剛薩埵的秘密教法,重視持咒和各種儀式的實踐。西元七世紀以後,盛行於今印度德干高原一帶。
般若意義
般若,解作智慧,但它和一般的世俗智慧不同,這是透過觀察「緣起性空」的道理,而獲得的真實智慧。它可以徹底斷除我們的無明和各種煩惱,從而證得圓滿的佛果。因此,從效用而言,它稱為「般若波羅蜜多」,音譯「智慧度」或「智慧到彼岸」,即憑藉這種智慧,可以把我們從生死的苦海,運載至涅槃的彼岸。
般若的中心思想,可以歸納為「幻有性空」,而這個思想是根據原始佛教的緣起觀念而來的。
原始佛教僅論述到個體生命並沒有獨立自主的實體,稱為「人無我」(12)。而大乘的學者卻進一步指出我們所經驗到的一切,也是沒有獨立的實體,稱為「法無我」。他們把「人無我」和「法無我」,統名為「無自性」(13)或「性空」,即不論是個體生命,還是外在的世界,也是沒有常、一、具主宰的實體。
(12) 人無我:人,解作眾生,由於眾生是由因緣和合而成,並無實體,稱為人無我,又稱人我空或人空;同樣地,法無我又稱法我空或法空。
(13) 無自性:自性,是「實我」的別名。無自性,與「空」同義,即否定萬物離開眾緣以外而另有實體。
例如我們聽到簫聲,沒有簫,固然不成;沒有演奏者,也發不出聲音來;沒有知音的人,也體會不到簫聲的悲涼。因此,簫聲的出現,既不是某一種因素能單獨決定的;也不是某些因素中含有簫聲全部成份;必須三者湊合在一起,因緣會合起來,才有簫聲出現。它既然不是實有的,自然就不能用來去、生滅等觀念來描述它。從它沒有固定不變的相狀來說,稱為「無自性」;從它沒有獨立生滅的運動來說,稱為「無生」(14)。
(14) 無生:一切事物由於沒有自性,因此並無實質上的生滅變化,稱為無生;而眾生見到有生滅等現象,只是他們的顛倒執着。
另一方面,眾生和宇宙萬有雖然沒有自性,但眾緣所成的外貌和效用還是有的,稱為「幻有性空」。我們如果連幻有也否定的話,那就成為錯誤的虛無主義(15)了。
(15) 虛無主義:通常指不加具體分析而盲目否定人類文化、甚至否定一切的態度或思想傾向。
佛陀在《般若經》中指出,真理可以分為真諦和俗諦兩個層面。真諦又稱勝義諦或第一義諦,是出世間(16)的真理,只有獲得「般若」的聖賢才可以透徹瞭解;俗諦又稱世諦或世俗諦,是世間的真理,實際上是指世俗的知識、見解和現象界。世間的事物雖然沒有實體,而且又變幻不定,但卻有必然的因果關係和存在的法則,因此,我們便把它看作是真實的,並產生種種貪愛執着,因而不斷生死輪迴。
(16) 出世間:世間,原指一切眾生和他們所居住的世界;這裏引申生死輪迴。出世間,即超越生死輪迴的解脫境界。
然而,佛陀絕不是完全地否定世俗諦的價值,他巧妙地把二諦融會貫通起來。他運用我們所執著的世俗諦來因材施教,提出因緣果報、四諦、六度等教義,使我們逐步認識到自己所執着的,只是些假名(17),進而修習六種波羅蜜多,終會了悟真諦,達至解脫。
(17) 假名:名,是語、概念的意思。因為語言、概念僅是一種標誌,並不等同它所代表的事物,所以又稱為「假名」。而「名」也不是憑空而有的,必須由外緣引發,因此這裏把意義引申,包括一切事物的形相和作用。
因此,大乘佛教的理論和修習,都是朝着這個方向邁進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等五種波羅蜜多,就是為了獲得般若作準備;離開了般若波羅蜜多,一切的修習都不徹底,只能獲得人、天的福報罷了!
所有修學大乘的人也需要藉着般若,才能脫離生死輪迴,證得圓滿的佛果。可見般若波羅蜜多實在是治療一切痛苦的良藥,因此,被尊稱為「諸佛之母」。
本文節錄自以下書本第一至二課:
覺光法師主編:《高中佛學課本》中冊,香港:香港佛教聯合會,1992
下一章:中觀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