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迦牟尼佛誕生於西元前六世紀的古印度,相當於中國的周襄王時代,是迦毘羅衛國的太子悉達多。他長大後出遊,在東門看見曲背貧困的老人,在南門看見痛苦呻吟的病人,在西門看見悲傷的後人為死去的親人送葬。悉達多看見這些人生中不可避免的苦難,就對隨從說:「我一定要找到脫離老、病、死痛苦的解脫方法!」
來到北門,太子遇見一位修梵行的沙門(即是能遠離愛欲,使身、心獲得清淨的出家人)。這位沙門儀容高雅,悉達多聽他說出家是為了尋求脫離老、病、死的痛苦,心中很是嚮往羨慕。回宮後,太子對宮中奢華生活的墮落,以及宮外老百姓貧病可憐的境況作了深刻的反思。自此,悉達多一直渴望出家修道。
在二千多年前的今晩,一個王宮狂歡過後的晚上,所有唱歌跳舞的宮女都疲倦地倒頭大睡。白天溫柔漂亮的宮女,此刻她們內心的貪婪、瞋恨和擔憂都表露在臉上,有的咬牙切齒,有的口水橫流,華麗的王宮頃刻間猶若人間地獄。二十九歲的悉達多感到深深的厭惡,他出家的決心也更加堅定了。於是,他帶著僕人車匿,騎著白馬悄悄離開王宮,向城外馳去。他走進森林,割斷長髮,將自己的華麗服飾交給車匿,換上袈裟,成為一個清淨的修道者,尋師學道,踏上成佛之路。(「佛」是梵語「佛陀」的簡稱,有「覺者」和「已經覺悟的聖人」的意思)
本文來自以下書目,略有修改:
釋衍空法師主編:《正覺的道路》初中佛化德育及價值教育科教材中一課本上冊,香港:香港佛教聯合會,2015年
釋衍空法師主編:緣起生命教育高小佛學輔助教材《正覺的道路》小四課本及中一課本,香港:香港佛教聯合會,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