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佛
「佛陀」是梵文,簡稱為「佛」,意譯「覺者」。眾生需要經由長期的修習才可得到這最高的果位。
「佛陀」的意義有下列三種:
[一]正覺:能夠如實地明白一切事物的性質和相狀;把煩惱除去,脫離生死的束縛,不再輪迴。
眾生在六道輪迴中,縱然修了善業,生到天道去,但將來福報盡了,仍須再受生死,而佛果已經超過了人、天這二道。
[二]正等覺:佛除了自己覺悟,更能夠宣講種種法門(1),等地教化眾生,永不厭倦。
(1)法門:可以獲得佛果的門徑。
阿羅漢(2)、辟支佛(3)只求解脫自己的生死束縛;佛陀的利他精神和他們的自利精神相比,佛陀的慈悲和願力便偉大得多了。
(2)阿羅漢:意為已經修習到斷除一切煩惱,不再輪迴聖者。
(3)辟支佛:意譯「緣覺」。指憑自己宿生的智慧,了悟緣起道理而覺悟,不再輪迴的聖者。
[三]無上正等覺:佛自己覺悟,又能使眾生覺悟。這兩種智慧和功行,都達到最圓滿的境界。
菩薩雖然也有正覺、正等覺,卻未到最圓滿境界,所以仍要努力修習才可成佛。
上述所說的正覺、正等覺、無上正等覺,合稱「無上正等正覺」,梵文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釋尊在成道時曾說:「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4)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着,不能證得。」這是說一切眾生都有佛性(5),都可成佛,只是他們在無始(6)以來,被煩惱纏縛,障蔽了佛性,不斷地起惑(7)造業,於是招致生死輪迴的苦果。
(4)如來:是佛陀別的稱號。如,指真理;來,解作到來。如來,是指佛陀循着真理,達到覺悟的境地。
(5)佛性:指眾生可以修行成佛的先決條件。
(6)無始:指很久遠的時間,無法知道由何時開始。
(7)惑:煩惱的總稱,如貪、嗔、癡等。
我們若能不斷修行,達至內心清淨(8)、智慧煥發,這樣,佛性便顯現了;當達到圓滿境界,便稱為佛。
(8)內心清淨:內心沒有煩惱。
二、菩薩
「菩薩」是梵文「菩提薩埵」的簡稱,「菩提」意譯「覺」,「薩埵」意譯「有情」(9)。因此「菩薩」就是「覺有情」。
(9)有情:即眾生。因為眾生都是具有情識的,所以稱為有情。
它的意義有二:從自利方面來說,菩薩是已覺悟的眾生;從利他方面來說,菩薩要使眾生覺悟。所以菩薩是既覺悟,又能教化眾生的人。
要成為菩薩,必須先發菩提心,即發出堅定的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其次是實踐六度(10)和四攝(11)的法門,藉以履行上述成佛的誓言。
(10)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六種能達至成佛的方法。
(11)四攝:即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四種用來度化眾生的方法。
在菩薩修行的過程中,根據智慧和功行的深淺,可以分為兩個階段:
[一]地前菩薩:「地」就是階段。菩薩由「初見道」至成佛共分十個階段,稱為十地。初地前的菩薩,在發菩提心之後,積集福德,修習禪定,並在禪定中觀察真理,以增進智慧。因為功行尚淺,未入初地,故稱為「地前菩薩」。
[二]地上菩薩:當地前菩薩功行成熟時,福德增進了在禪定中洞察真理,便登上第一階段──初地,即已入「聖人」的境界。
菩薩登地後,再努力修行,漸次證得其後的九地,到了十地圓滿,便成為佛。由登初地至成佛之前,統稱為「地上菩薩」。
三、阿羅漢
釋尊成道之後,便前往波羅奈國的鹿野苑,向憍陳如等五人宣說四聖諦的道理,五人聽後,從而證得了「阿羅漢果」。
其後還有很多佛弟子成了阿羅漢,因為他們都是聽了佛陀說法的音聲,修行而悟道的,所以叫做「聲聞」。
當我們明白了四聖諦的道理,確信在六道輪迴中,充滿着種種痛苦,決不能獲得真正和永久的快樂;如果依着道諦去修行,以求自己的解脫,便可以漸次證得聲聞四果,脫離三界的生死輪迴。
「須陀洹」,意譯「預流果」。即初入聖者之流,這是聲聞功行最淺的第一果位。而獲得初果的聖者最多還在欲界的人、天趣中各受生七次便可以證阿羅漢果。
「斯陀含」,意譯「一來果」。修到這個果位的聖者,死後最多還在欲界的人、天趣中各受生一次,便可以證得阿羅漢果。
「阿那含」,意譯「不還果」。修到這個果位的聖者,死後便不返回欲界中受生,而在色界、無色界中證阿羅漢果。
阿羅漢含有三個意義:
[一]殺賊:已破除一切煩惱賊。
[二]無生:已解脫生死,不受後有(12)。
(12)不受後有:不再輪迴。
[三]應供:應受天上、人間的供養。
這四種不同的果位,是隨着修持功行深淺而得的,有些人在一生中由證初果而漸達四果;有些人在一生中則只證到初果、二果或三果便停頓不前。
二、辟支佛
阿羅漢和辟支佛都同樣看重自己的解脫,而辟支佛的意義是「緣覺」或「獨覺」。
聲聞出於佛陀在世的時候,聽聞佛陀說四諦法而覺悟;辟支佛雖然未聞佛法,也能憑着宿生的智慧去獨自覺悟「緣生」、「無我」的道理,而解脫證果。他們的性格愛好寂靜,喜歡獨處,悟道後亦不說法教化眾生。
本文節錄自以下書本第一至二課:
覺光法師主編:《初中佛學課本》第三冊,香港:香港佛教聯合會,1991年
下一章:六度四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