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由香港佛教聯合會佛化教育組設立,旨為提供一多元化之互動電子平台,以促進佛化德育及價值教育之發展。歡迎學校師生和各界人仕提供作品刊登。

佛教大光慈航中學 佛學科主任專訪 (下)

0
佛教大光慈航中學去年佛誕前舉辦悉達多太子氣球製作班,導師與學生手執製成品合照。

佛教大光慈航中學去年佛誕前舉辦悉達多太子氣球製作班,導師與學生手執製成品合照。

       上學年劉家發老師教一班中一學生,他們的學習動機稍遜,卻很用心聽他講課。疫情期間,班上一位男生因為確診無法回校上課,於是和家人居家隔離,結果他和父親在家中一起聽劉老師網上講課。學生爸爸課後不斷找佛學書看,有次上網課聽了一個佛典故事上半部分,之後就恢復返工返學,那位父親就追問兒子故事結局如何。劉老師知道後,不禁讚嘆這也是讓學生家人接觸佛教的因緣。

       梁校長去年到這一班觀課,劉老師原先準備好教案和編排時間,沒料到最後因為要回應學生的踴躍提問而導致課堂超時,他原以為校長可能會在時間管理或教學安排等範疇上扣分,結果她沒有。校長告訴他,教與學有時要因勢利導,可作臨場彈性調適,由於學生就着教學內容甚至老師個人經驗來追問,所以值得利用課堂時間回應,不必受制於教案。

        這個引起學生高度興趣的課堂究竟教甚麼呢?就是布施。劉老師解說,布施分法布施、財布施和無畏施三種,而財布施又分內財布施和外財布施,捐血和捐贈身體器官屬於內財布施。劉老師帶了自己的捐血紀錄和多枚紀念章(捐血滿一定次數就會獲贈紀念章),又帶了器官捐贈咭,讓學生傳閱,大家都很留心聽他講解。「佛法有很多內容可以實踐,但需要我們具備智慧和隨順因緣去付諸實行。如果我們只是將佛法當作理論,跟生活切割和遠離生活,我們就不會實踐和應用得到。」

捐血屬於內財布施。圖為劉老師於課堂上向學生展示的實物教材。

捐血屬於內財布施。圖為劉老師於課堂上向學生展示的實物教材。

劉老師於香港佛光道場參與捐血活動

劉老師於香港佛光道場參與捐血活動

「各位同學,你們都是未來佛!」

        佛學科每堂上下課師生都會互相合十問訊,劉老師會這樣解說:「在我眼中,你們全部都是未覺悟的佛,而課室前的這尊釋迦牟尼佛就是已覺悟的人。釋尊和你們都是人,而你們和我將來都會成佛。因為你們都有機會成佛,我也向你們問訊敬禮。」這些時候,學生會份外感受到老師以真誠和尊重相待,加上老師常作正面鼓勵,更令學生的行為愈益正面。

        有時劉老師到寺院道場上佛學班,聽到師父分享佛陀或歷代高僧大德的故事,例如蘇東坡和佛印禪師之間的有趣對答等,也會在課堂上分享給學生。劉老師帶學生到凌雲寺參學前,也拜託住持悌法師多跟學生開示,他認為法師開示的內容讓學生獲益良多,而且更能深入他們內心。「我覺得我們老師畢竟不是法師,相較之下老師始終有一些限制。法師自有一身莊嚴寶相,能更攝受學生和大眾,而且學生面對法師時表現亦會特別敬重。我希望學生能親近更多不同的法師,他們在法師身上會得到更多熏習,累積更多福德和智慧資糧。」

佛學與禪修

       「感恩衍空法師編寫了一套禪修教材,當中包含重要的佛法義理,如四念住。」劉老師解釋,四念住的內容對學生很有幫助,幸好衍空法師透過禪修教材將四念住帶給學生。

       提起佛學和禪修,劉老師就如數家珍,相當健談。「中二級要教五蘊,但概念比較抽象,學生未必能容易理解,而禪修就提供一個機會讓學生實踐,先由認識六根六塵入手,就能夠更具體。衍空法師在禪修課程編寫的細味禪等等內容,就能幫助學生實踐。在佛學堂我們怎能吃東西呢?但禪修堂可以。」

衍空法師在禪修課本編寫細味禪內容

衍空法師在禪修課本編寫細味禪內容

        上禪修課,劉老師有時喜歡沖一壺茶和帶備一些茶杯上課。禪修可以訓練學生的專注力,令他們的感官更容易收放。茶禪開始時,學生先互相敬禮,對沖茶的同學問訊。「我會請學生飲茶前先摸摸茶杯感受溫度,看看茶的顏色,聞下茶香,留心整個活動過程中出現的種種聲音,最後品嘗茶的味道。如此,一個茶禪活動就讓我們有色聲香味觸五塵的感受,即是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上的體會。」

      《維摩詰經》云:「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劉老師引經據典解說菩薩運用善巧方便弘揚佛法,所以他們在校內舉辦佛教青少年團活動,亦會以多元化活動招徠學生,從而讓他們學習佛法。記得當年首次辦茶禪,他相當驚喜,因為有些看似對佛教完全不感興趣的學生,竟然都來報名參加。劉老師偶然聽到他們竊竊私語:「飲茶好呀,可以消脂減肥。」諸如此類的說話,即是他們目的只是來嘆茶,不過因為有茶禪活動,才成就了學生禪修的因緣。劉老師一語道出辦活動心得:「我們辦活動真的要思考怎樣去攝受學生,而我就會在意將生活上接觸到的事物,融會到教學當中。」

茶禪活動成就了學生參加禪修的因緣

茶禪活動成就了學生參加禪修的因緣

森林浴與認識社區

劉老師參加「覺醒禪修:提升身心靈健康計劃」日本高野山、京都禪修教育交流團時,與衍空法師合照。

劉老師參加「覺醒禪修:提升身心靈健康計劃」日本高野山、京都禪修教育交流團時,與衍空法師合照。

       劉老師憶述,幾年前參加香港佛教聯合會主辦、陳廷驊基金會贊助的「覺醒禪修:提升身心靈健康計劃」日本高野山、京都禪修教育交流團,當中有一個環節是在高野山奧之院進行的森林療癒(森林浴),令他印象難忘。他也多次參加佛光山舉辦的國際青年生命禪學營,當中有戶外禪修環節,大家會帶着坐墊走進樹林禪修。於是,劉老師構思佛教青少年團也舉辦森林浴,帶領學生運用五感體驗大自然,進行禪修。

       森林浴一詞來自日本,指參加者在森林漫步,甚至坐下來,靜心欣賞大自然。當地有很多研究結果顯示,森林浴有助促進健康,紓緩都市壓力。佛教大光慈航中學位於大埔區,盡享接近大自然的優勢。「作為老師,我們也肩負着一個使命,就是讓學生認識我們所在的社區。所以我們帶學生到大埔滘自然護理區,享受大自然環境給我們的體驗。那裡很舒服,有一次我和家人去那裡遠足,留意到那地方很適合帶學生去禪修,就有了這次森林浴活動了。」劉老師渴望帶學生走出課室,因為他成長的家庭並不富裕,所以深切明白如果學校不創造因緣或提供機會,學生眼界就可能比較狹窄。他希望在能力範圍內,盡量讓學生在各方面擴濶視野。

學生參與森林浴活動,紓緩緊張的學業壓力。

學生參與森林浴活動,紓緩緊張的學業壓力。

       森林浴也可以宣揚慈悲和普度眾生的訊息,因為愛護環境其實源於慈悲心,劉老師說:「慈悲心不只是對人,或遍及六道有情眾生,還包括大自然。因為大自然環境孕育六道眾生,人類亦依賴大自然生存。我記得有一次參加道場一年一度的旅行,住持提醒我們離開前要執拾好和清理環境,盡量還原到好像我們沒有來過一樣,而我們這樣做是間接跟之後來這裡的人結緣。雖然我們沒有跟那些人正面接觸,但我們就是這樣間接和他們結了一個善緣。我覺得實在很值得將這些道理推廣開去。」

       感謝劉老師的分享,bodhi360祝福他的教學和弘法道路一切順利!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我們會有更多佛教大光慈航中學活動消息分享給大家。

(全文完)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