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由香港佛教聯合會佛化教育組設立,旨為提供一多元化之互動電子平台,以促進佛化德育及價值教育之發展。歡迎學校師生和各界人仕提供作品刊登。

躬行踐履觀振興 知行合一悟國情 ——佛教黃允畋中學中五級英德考察紀實

0

2025031811

        2024年12月18日至19日,佛教黃允畋中學中五級師生一行一百二十餘人參與教育局「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內地考察」,前往廣東英德展開為期兩天的鄉村振興主題研學。此行旨在通過實地考察,讓學生親身了解國家發展戰略,深化對中華文化與國情的認知,並思考香港青年在國家發展中的定位。

首日行程:紅色振興與產業創新

        首站師生抵達龍華村,這座昔日的革命老區與貧困村,如今已蜕變為省級「紅色村」黨建示範村。村內保留大量革命歷史遺跡,牆面標語與老照片訴說著崢嶸歲月,而嶄新的農產品加工廠與電商中心則彰顯時代新貌。導覽員詳細解說村莊如何以「紅色文化」為核心,打造「隅鄉情」特色品牌,通過種植紅茶帶動經濟轉型。

        師生在積慶里文教智谷茶園沉浸於茶文化研學。景區內設有茶史展館,從唐代茶器至現代製茶工藝,系統呈現中國茶文化演變。學生分組體驗採茶、炒茶、揉捻等工序,親手製作茶葉成品。學生還學習奉茶禮儀,並即場實踐所學,向老師敬茶。茶園負責人介紹,當地將茶產業與研學旅遊結合,形成「茶旅融合」新模式,為農村經濟開闢新路徑。

 2025031814

次日行程:教育協作與生態實踐

        次日清晨,師生前往廣州大學附屬中學英德實驗學校交流。兩地學生協作完成擂茶粥烹製、魚紋吉祥畫創作及足球機械人編程,在實踐互動中增進理解。校園參觀中,英德實驗學校的文化課程與科創體驗令學生印象深刻,不少學生反思香港教育與內地資源互補的可能性。

        隨後考察聚焦生態保育,師生探訪國家4A級景區寶晶宮。景區內喀斯特地貌奇崛壯麗,溶洞中鐘乳石千姿百態,地下暗河清澈見底。導賞員強調,寶晶宮從早年過度開發到如今嚴格執行生態限流,正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實踐典範。學生對照課本中的「可持續發展」理論,觀察景區如何平衡旅遊收益與環境承載力,理解生態安全對區域經濟的長遠意義。

        登臨景區制高點,茶園與光伏發電板錯落分布於群山之間,傳統農業與清潔能源並存的畫面,引發學生熱議鄉村振興中的科技角色。教師適時引導學生思考:香港作為國際都市,可在綠色金融、智慧城市等領域與內地鄉村產生協同效應。

2025031813

知行合一 厚植家國情懷

        返港後,學生需根據考察所見完成專題研習報告,結合中五級公民科課題,認識國家在改革開放後,人民生活素質的提升,特別是認識鄉村振興內容,學生在考察後完成鄉村振興如何提升農村人民生活素質的專題研習。校方表示,此次考察打破課堂邊界,讓學生在真實情境中領悟國家發展脈絡,尤其對「城鄉互補」、「區域協作」等抽象概念形成具象認知。

        教育局全額資助政策,令來自不同背景的學生均能平等參與。有學生坦言,若非親眼所見,難以想像內地鄉村已將歷史資源轉化為發展動能;亦有教師指出,實地走訪讓「國民身份認同」不再停留於口號,而是紮根於對國家進步的真切感受。

丈量山河沃土 共繪發展藍圖

        兩日行程雖短,卻為師生開啟一扇理解國情的窗口。從龍華村的紅色基因到積慶里的產業創新,從英德實驗學校的在地教育到寶晶宮的生態實踐,每一步皆印證「鄉村振興」戰略的多元內涵。佛教黃允畋中學將持續深化實踐教育,引導學生以香港所長對接國家所需,在時代發展浪潮中錨定青春坐標。

2025031812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