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德心居士頒發2024-2025年度全港佛教小學「佛經故事」演說比賽一等獎給三校學生
2024-2025年度全港佛教小學「佛經故事」演說比賽暨全港小學「布施」四格漫畫校內創作比賽頒獎典禮,早前(2025年2月19日上午)假佛教林金殿紀念小學禮堂進行。今年比賽主題為布施,共十四間佛教小學參加「佛經故事」演說比賽,各校要派出兩名學生上陣決戰。參賽學生都準備充足,演說故事引人入勝,動作表情豐富,且善用舞台和道具,為數百名小觀眾帶來一幕幕精彩演出,引領大家思考有關布施的佛教義理。
回顧比賽前,讓我們先看看活動緣起,以及頒獎典禮的溫馨難忘片段。不經不覺,「佛經故事」演說比賽和四格漫畫比賽已踏入第十四個年頭,多年來饒益學子無數,贊助人香港佛教聯合會執行副會長兼司庫何德心居士在致勉辭介紹:「本人成立讀經教育基金已十四年,期望透過會屬小學校長會屬下的心靈教育推廣委員會(心推會)的活動,宣揚佛教平等、慈悲的義理。佛經中有許多意義深遠的故事,具有深刻意義和教育價值,這些故事不僅只是宗教教義,還為學生提供了反思和成長的機會。」

何德心居士致勉辭
何居士續說:「透過演說比賽,學生能夠做到以下幾點:一,發揮演說技巧。透過準備和演練,他們可以提升表達能力和自信心。二,理解佛教道理。比賽中的故事能幫助學生深入思考佛教核心價值觀,如慈悲、平等及因果的法則。三,培養正向思維。透過故事中的教訓,學生能夠學會如何面對生活中的挑戰,以積極的態度面對問題。」
「佛經故事演說比賽不但豐富了學生的知識,更促進了他們生命的成長,實在很值得推廣和支持。本年度活動以布施為主題,除了佛經故事演說比賽,更以此為主題舉辦了四格漫畫創作比賽,一幅幅作品都體現了佛教的慈悲精神。去年,感恩心推會將活動推廣至其他學校,還把歷屆優秀作品結集成書,令佛教的慈悲精神得以在不同媒界傳揚開去。」
何居士不但贊助比賽,還親自擔任比賽評判。他感謝法性講堂住持暨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榮譽助理教授法忍法師,以及香港珠海學院佛學研究中心副總監兼助理教授暨晨曦青少年文教中心總監王冰博士,擔任比賽評判和頒獎嘉賓。
香港佛教聯合會會屬小學校長會主席吳永雄校長在致謝辭介紹,何德心居士在2011年成立「何德心讀經教育基金」,出心出錢又出力,十多年來慷慨捐贈三十萬港元支持舉辦這些活動。今次比賽得以順利圓滿舉辦,還有賴勞苦功高的評判、顧問、校長、老師、心推會全體成員和所有參賽學生。

吳永雄校長送對聯墨寶給何德心居士

兩位學務顧問和七校校長向何居士致送飛龍在天金浮雕畫,感恩他多年來護持心推會活動。
為答謝何居士十多年來的全力護持,吳校長率先送上他親筆創作的對聯墨寶,字體秀麗優雅,上下聯各以何居士名字為首:「德推經典功昭遠 心證菩提世敬崇」。然後,學務顧問李玉枝居士、莊聖謙居士和七校校長代表各校全體師生,共同送上一幅飛龍在天金浮雕畫,隆重表達摯誠的感激恩情。台下掌聲雷動,氣氛熱烈,場面溫馨感人。
* * *
今年「佛經故事」演說比賽的主題是布施,大會提供十個故事讓參賽學校選擇,當中大部分是佛經故事。各校要派兩名學生組隊參賽,師生可合力將故事改編成適合舞台演出的版本,配合戲服和道具等進行操練,各方面都有很大的自由發揮空間。
故事《這是我聽到的最好的消息》獲最多學校選用,內容特別發人深省。它講述一位學佛居士在市集參加摸獎活動,花兩元摸中萬元大獎,旋即成為一個女騙徒的目標。該名女子向居士訛稱自己的孩子患重病,需要一萬元醫藥費。居士慈悲,立即把獎金全部奉送給她。幾日後,有彩票職員告訴居士,該名女子是騙子,她根本沒有結婚,也沒有患重病的孩子。居士聞言不但沒有生氣,還高興地說這是他幾日來聽到最好的消息。故事最後解釋,當初居士布施獎金幫助女子,本意是希望她的孩子好轉,所以他寧願被騙,也不希望真的有個孩子患了重病。這就是學佛人的慈悲心,守住這一念慈悲善心,三輪體空,就是大布施大修行。
由於有五間學校選用這故事參賽,所以當故事上演到第三還是第四次的時候,觀眾已經非常清楚故事內容,不過這次演出竟然有出人意料的發展!當女子向居士索求獎金時,居士突然走到台前向觀眾提問:「各位,我應該把獎金給她嗎?贊成的請舉手,不贊成的請交叉手臂。」
觀眾心下了然那女子是騙徒,理智上當然不贊成,但故事發展至此,居士照理仍未知真相,若本着慈悲心,似乎應該要贊成。大家心中不免生起大疑情:在慈悲心和理智之間,應該怎麼抉擇呢?小編在現場目測,約六至七成學生交叉手臂。不過,由於劇情發展需要,扮演居士的學生假設大部分人贊成,就把獎金交給女子,繼續演繹故事。

佛教林炳炎紀念學校隊伍演技精湛,生動鬼馬,奪一等獎。

香海正覺蓮社佛教陳式宏學校隊伍趣味十足,很有壓台感,獲一等獎。

佛教榮茵學校隊伍揮灑自如,還載歌載舞,贏得一等獎。
十四校參賽隊伍整體來說演出水準相當高,多隊用木魚數白欖,包括佛教慈敬學校、佛教中華康山學校和佛教志蓮小學等,可見師生背後花了無盡心思,而效果確實令人眼前一亮!大部份隊伍均善用舞台,他們前後左右走動,或臥或坐或跪,有時還配合戲服的變換,營造不同場景的空間感,啟發觀眾想像力,令戲劇味更濃厚。佛教榮茵學校承襲去年風格,繼續有舊曲新詞的美妙元素。仔細望清楚,兩位參賽同學有點面善。哦!原來是去年的參賽者,一年不見,長大了很多。
小編特別佩服以下兩校在故事改編上別出心裁,令劇情更有說服力。他們都是選用故事《這是我聽到的最好的消息》。香海正覺蓮社佛教黃藻森學校學校隊伍安排女騙子手抱嬰孩道具,欺騙居士;而佛教黃焯菴小學隊伍一開始就強調居士非常積極幫助別人。
事不宜遲,讓我們聽聽評判的寶貴意見!
* * *

法忍法師強調講故事要引起觀眾共鳴
法忍法師提出兩個建議:引起觀眾共鳴感和講「地球話」。她詢問同學有沒有看過近期電影《破地獄》,同學反應熱烈,紛紛說有。法師說:「剛才提到《破地獄》時,全場師生都立即有反應。這就是共鳴。當你講一個故事或者表達某些事情,要跟人互動的時候,要讓人知道你講的是『地球話』,是聽得明白的。共鳴感好重要。剛才很多個隊伍的演出,為何有些故事講得較好呢?關鍵就是能夠引起共鳴,吸引人聽下去。」她續說,要引起觀眾共鳴感,前提是雙方要有共同場景和語言。
參賽故事《這是我聽到的最好的消息》出現佛教專有名詞「三輪體空」,法師稱這對小學生來說太深奧,不是「地球話」:「若在故事中生硬地加三輪體空,會相當困難。不過在故事表達上可以這樣說:我們最重要是幫助到別人,不要介意布施的價值,不要介意物品,也不要介意別人是否感激自己。這就是三輪體空的表達。這當中確實很困難,老師宜多思考如何加強佛法義理,加入故事時不要太生硬。例如有些組別引用《金剛經》內容,生硬地讀出來,同樣難以引起共鳴感。」
另一方面,各隊今年有幾處進步,法忍法師讚嘆道:「第一,無論在道具和服裝上都可見有心思,可愛又得意,有共鳴感。第二,很多組別都能夠運用舞台的空間。例如當要走遠時,同學真的走得很遠。當要表達那是旁白時,同學會向後行開一些,表示自己不是故事中人。今年,我們看見舞台上的表達是可以的。」另外,她提醒部分組別須留意語速要放慢一些,咬字再清晰一些;至於參賽學生的懶音問題,整體來說都有改善,不過有某些廣東話發音,同學會讀錯聲母,例如將聲母s的字唸成sh。

法忍法師頒發二等獎給參賽學生

王冰博士鼓勵參賽學生互相觀摩,提升自己的能力。
王冰博士讚嘆有一個參賽組別是非華語學生,特別邀請大家以掌聲鼓勵她們。她表示留意到有一些同學有點不夠自信,她說:「你的不自信會影響到你的表現,所以希望同學們再大膽一些,要相信自己。你的發音、你的練習,你把它儘可能地呈現出來,就是最好的表現了。」
「每年比賽我都聽到大家分享不同的故事,對我來說也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每間學校的小朋友透過大家分享故事,互相學習,所以比賽誰最好不是最重要,而是我們通過觀摩其他同學的表現,自己可以發現:『原來我可以在這方面更好地提高一些,下一年我可以更加努力。』我相信這就是比賽的重點。」
提及比賽主題「布施」,王博士叮囑孩子留意:「布施不一定是物質的布施,我們可以用心的去奉獻,去幫助別人。在其他人有需要的時候,我們可以做義工,做力所能及的幫助。」她鼓勵大家將今次比賽學到的故事分享給家人、社區內的小朋友和長者,將故事精神傳遞開去。

王冰博士頒發三等獎給參賽學生

佛教中華康山學校隊伍

佛教林金殿紀念小學隊伍

佛教慈敬學校隊伍

佛教陳榮根紀念學校隊伍

香海正覺蓮社佛教黃藻森學校隊伍

佛教黃焯菴小學隊伍

佛教志蓮小學隊伍

元朗寶覺小學隊伍

寶覺小學隊伍

慈航學校隊伍

香海正覺蓮社佛教正覺蓮社學校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