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由香港佛教聯合會佛化教育組設立,旨為提供一多元化之互動電子平台,以促進佛化德育及價值教育之發展。歡迎學校師生和各界人仕提供作品刊登。

《找回自己》介紹 (文:桂魄流光)

0
2020042901

聖嚴法師著:《找回自己》,台北:法鼓文化,2005年

每一日我們的生活就是返學放學,上班下班,汲汲營營,很多時候難免會覺得無聊沉悶,內心空虛。即使有無數消遣娛樂,呼朋喚友睇戲食飯,但過後內心總是不踏實,又繼續失落。聖嚴法師非常了解世俗人的境況,他在著作《找回自己》這樣比喻我們:

「像一條在茫茫大海裡的船一樣,沒有盡頭也沒有方向,又沒有大風大浪的刺激。好像隨便往哪邊開都是一樣,即使不動也無所謂。只是,不動時好像沒事可做,動了又覺得不是自己的方向而感到無聊,最後陷入一種茫茫然的空虛感當中。」(P.15)

聖嚴法師指出,另一些情況是求不得,或無止境地追求,最終仍是令人感覺空虛。怎麼辦好呢?聖嚴法師囑咐大家要找回自己。他在書中第一篇文章指出,其實我們根本不知道自己是誰。我們一直賴以認識為自己的事物,例如我的身體、我的家、我的想法、我的財富等等,其實都是「我的」而不是「我」,更甚者我們為了讓周遭的人接納,漸漸抹煞自己真正的聲音和掩飾真正的感情,隨波逐流,最終弄至無法主宰和掌控自己身心的田地。

從佛法來說,受環境影響而轉變即是隨「業力」而轉,若要真正主宰自己,不隨業力而轉,就要靠願心和願力來轉變。這一切都是因果:「現在所得,過去所造;未來所得,現在所作。現在我得到的就是過去的因果,而我現在的所作所為,我的努力,都是為了準備好我未來的方向。」(P.17)聖嚴法師指出,無論年輕人、中年人和老年人都一定要有方向感。當我們確定生命的方向後,所有次要目標都必須在這方向內進行。「真正的方向應該是:一生當中不要違背自己的身心安定、健康、安全和大眾的幸福,這才是人生的大方向。」(P.27)

再來就是許願和還願:「一個人只要對前途充滿希望,認為前面有路可走,就一定有他自己的志願和期待,那就是許願。許願之後就會不斷努力來還願,一個願完成了,還會繼續許下一個願。如果這個願是為了他人著想,不僅僅是為了自己,這個人的人格一定很健全,而且不論大願、小願,都會有成就,也會活得很有方向感、很有意義。」(P.36)為了許願和還願,人生必須負責和盡責,當一個人願意負責任去完成工作或任務時,就有機會認識自己的能力,從中獲得對自我的肯定。相反,一個不負責任的人,不容易自我肯定,並往往因此失去存在的目標。

《找回自己》一書的內容是聖嚴法師的電視節目談話,後整理成文稿每月於雜誌連載,之後集結成書的。該書分成四大部分,以上提及有關人生方向的內容來自第一部分「掌握人生方向盤」。第二部分「不被自己框住」談我執和執着,並以因緣觀、糾正觀念、注意起心動念、凡事盡力而為等方法去減輕煩惱;第三部分「回歸內在的聲音」鼓勵我們轉自私自利為利益他人;第四部分「自我肯定、自我成長、自我消融」講述從「自我」到「無我」的三個修行階段。法師指出,「自我中心愈少,智慧就會增長,慈悲心也會愈增加,煩惱也就愈少,過失也就愈少。」(P.158)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