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由香港佛教聯合會佛化教育組設立,旨為提供一多元化之互動電子平台,以促進佛化德育及價值教育之發展。歡迎學校師生和各界人仕提供作品刊登。

瑜伽行派

0

彌勒造論

  在西元四、五世紀間,瑜伽行派繼龍樹的中觀學派成為印度大乘佛教的主流。相傳瑜伽行派的成立者是彌勒(1),他為弟子無着誦出《瑜伽師地論》,再由無着編成典籍,成為此派教義的依據,故此瑜伽行派推尊彌勒為始祖,而實際創始人則是無着。

(1) 彌勒:關於彌勒的身份,歷來有不同的說法,相傳彌勒是繼釋迦佛的未來佛,他為弟子無着講說五部重要的論典,由於開創大乘瑜伽行派。一般學者對此多不相信,認為指導無着的彌勒,只是早期瑜伽修習者中,托名為彌勒的人,與未來佛彌勒無關。

彌勒的學說主要表現在《瑜伽師地論》、《辯中邊論》、《大乘莊嚴經論》等著作中,及後無着世親曾加以註解,並造《攝大乘論》、《顯揚聖教論》(無着造)、《唯識二十論》、《唯識三十論頌》(世親造)等論典,使瑜伽行派的思想更趨成熟,成為大乘佛教重要的學派。

  無着大約生於西元四世紀,是北印度犍陀羅人,從小乘說一切有部出家,他初時修習小乘空觀,感到不滿足,後經彌勒指點改信大乘,故他所傳習的是彌勒的學說。

  無着弟世親對說一切有部的阿毘達磨很有研究,著《阿毘達磨俱舍論》,表示對小乘佛教很有自信,並反對大乘,後經無着的引導,才改宗大乘。從此兄弟二人共同弘揚彌勒的學說,並以北、中印度為中心,把學說傳遍整個印度。

劃分八識

  瑜伽行派所說的八識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和阿賴耶識。

  識,即是精神活動的主體,或名「意」、或名「心」,三者無別;若從狹義來說,前六識名「識」,第七識名「意」,第八識名「心」。

  前五識依眼、耳、鼻、舌、身五根,了別色、聲、香、味、觸五種外境。第六意識具有推理、判斷、思維、記憶及了別一切內、外境界等作用,以第七末那識為所依之根,故名意識。第七末那識,意譯為「意識」(2),以「思量」為其特性。此識以第八識為所依之根,而念念不斷地思量,錯識地堅執第八識是實有的常存的自我。第八阿賴耶識乃有情的根本心識,是產生一切現象的根源,意譯為「藏識」,藏,有能藏、所藏、執藏三種意義。能藏,是指阿賴耶識能攝藏一切善惡諸法的種子(3)。所藏,是指此識是一切善、惡、種子所儲藏的地方。

(2) 「意識」:第六為意識是因為依「意」(末那)而起之識,故名。而第七末那(意)識之「末那」,意譯「意」,故本名意識,為免與第六識混淆,所以音譯為末那識,不名意識。

(3) 種子:是一種功能、潛勢力。瑜伽行派認為一切現象於顯現後,隨即滅去,而形成一種潛在的能力,保存在第八識中,名為種子,此種子若遇適當的緣,又會現起,成為諸法。

  執藏,是指第八阿賴耶識無間斷地被第七末那識迷執為內在的自我。由於第八識具此三藏的功,故名為「藏識」。堬伽行派認為此八識已包攝世間一切現象,即離開此八識以外,並無任何事物存在,故主張「萬法唯識」。

種子現行

  瑜伽行派認為阿賴耶識具有生出一切現象的能力,此能力稱為「種子」;由此種子產生物質與精神第一切現象,稱為「現行」。現行的前七識透過熏習(4)的作用,將本身的種子儲藏於第八識中,而在第八識中所熏成的種子,遇緣成熟時,便呈現為諸法。如是,第八識與前七識互為因果,使第八識相績地現行,顯現出迷妄的世界與人生。此外,還有些本然存在的無漏種子(5),依附於第八識內,待緣而由種子開展為清淨的世界與人生。

(4) 熏習:由前七識起活動產生見聞覺知等認知,形成經驗,在心理上遺留印象、痕迹,沉積於第八識中,成為以後認識的依據,並可由此產生再認識的功能、作用。這種認識過程中經驗的積累,並儲藏在阿賴耶識裏面,叫做「熏習」。

(5) 無漏種子:無漏,是無煩惱的意思,即指清淨開悟的狀態。瑜伽行派認為佛、菩薩的清淨、覺悟的世界是由無漏種子的現行而產生的。

種子類別
  種子按其性質可分兩類:一、名言種子;二、業種子。

  名言種子是能生起一切法的「親因緣」(6)種子,以語言、概念或顯了境界條件而熏習成的名言種子的性質,不是善,也不是惡,而是「無記」(7)的,因他的力量微弱,沒有獨自變現宇宙萬法的力用。必須借業種子為助緣,才會變現諸法。

(6)親因緣:親,是直接的意思。親因緣是直接的條件。

(7)無記:是無善或惡的記別,即中性的意思。

種子來源

  業種子是由意識造作善惡兩種行為所熏生的種子。與第六意識相應的思心所(8),依身、口、意善惡兩種行為(即業),把此等行為的餘勢熏習於第八識內,成為未來變現宇宙萬法的動力。此業種子能夠推動名言種子,去變現起與自己造作相類似的諸法。

(8) 思心所:五十一心所有法之一,具有令心及其餘的心所有法造作善、惡等行為的作用。

  從種子的存在上來說,有本有與新熏兩種。所謂本有種子,是無始(9)以來,在第八識中本來具有種子;所謂新熏種子,是無始以來,從第八識起現行,產生宇宙萬法,因而熏習成新熏的種子。這樣,種子與現行,互為因果;種子生現行,現行熏種子;無始以來,輾轉相續。

(9) 無始:是沒有最初開始之意。若有始則最初必是無因而生,故佛教識為無始,乃符合佛教因緣之理。

諸識轉變

  識轉變是指外界不同的事物與內在的精神活動,都由識所變現,也就是說物質與精神活動,都是由識的活動而顯現出來的。根據瑜伽行派的見解,識轉變包括阿賴耶識的種子生起前七識現行的過程;現行前七識的諸法熏習其種子於第八識內的過程;及第八識內的種子生種子(10)的過程等。此三種過程有循環的連續性,絕對不會有任何一部份可以單獨存在,並且阿賴耶識的轉變與前七識的轉變是相互為因果的,這種循環的活動,是會無始無終地不斷進行着的。這就是識轉變的意思。

(10) 種子生種子:是藏於第八識中的種子,若緣不具備時,則前剎那種子,生後剎那種子,相似相續,是名種子生種子。若緣具備時,種子即成為諸法,名為種子生現行。

  世親以後,瑜伽行派的論師,對識轉變的理論鑽研得更細密,其中護法(11)認為,阿賴耶識的種子轉變成現行的諸法時,八識均顯現成四分,即相分、見分、自證分及證自證分。相分是所認識的對象;見分是了解相分的能力;自證分是本身能證知自己的認識活動,即能證知自己見分認識相分之作用;證自證分是證知自證分的認識作用。譬如用尺量布,相分為被量度的布;見分為能量度的尺;自證分為量度的結果,猶如知道所量長短的智;證自證分又為自證分量度結果,有如能判斷量度結果正確的人。此四分說的道理,在認識活動進行時,我們是可以清楚地體會得到的。

(11) 護法:唯識十大論師之一。六世紀頃之人,為南印度達羅毘荼國大臣之子,精通大小乘的教義,於摩揭陀國那爛陀寺弘佈佛教,二十九歲隱居大菩提寺,三十二歲示寂。著有《觀所緣緣論釋》。玄奘編譯《成唯識論》時,係以護法《釋論》為中心,而再糅合其餘九家的著作而成。

萬有分類

  瑜伽行派將一切法分為五類,共一百種。此五類是:一、色法,指有質礙(12)及變化的物質,共有十一種(13)。二、心法,指八識,是精神活動的主體。三、心所有法,是相應於心法(八識)而起心理活動和精神現象。由於是依心法而起,附屬於心法之中,不能獨立,要與心法一起才產生作用,故名心所有法,共五十一種(14)。四、心不相應行法,是心法、心所有法及色法三者聯合一起產生作用時所假立的法,是沒有實體的。這種不與色、心、心所有法相應的有為法,叫做不相應行,共有二十四種(15)。五、無為法,是無生滅變遷的絕對存在,即真如所顯之理,可分為六種(16)。

(12) 質礙:是指物件具有本質及佔有一定的空間,防礙他物共同使用同一空間。

(13) 色法有十一種:即眼、耳、鼻、舌、身、色、聲、香、味、觸、法處 所攝色。

(14) 五十一心所有法:即五遍行心所;五別境心所;十一善心所;六煩惱心所;二十隨煩惱心所及四不定心所。

(15) 不相應行法有二十四種:得、命根、眾同分、異生性、無想定、滅盡定、無想報、名身、句身、文身、生、老、住、無常、流轉、定異、相應、勢速、次第、方、時、數、和合性、不和合性。

(16) 無為法有六種:虛空無為、擇滅無為、非擇滅無為、不動無為、想受滅無為、真如無為。

  此中,色法是心識的認知對象,心所是心的附屬作用,心不相應行法是色、心、心所的假立的法,無為法是心識的真實體性,故全都與心有密切關係,沒有一物是離心識而獨存的,故瑜伽行派認為五位百法,不離於識,因此說一切唯識。

萬有實質

  諸法的本質可分為三種,即遍計所執自性、依他起自性、圓成實自性。謂能認識的心識對種種不同的所緣境,生起程度各別的周遍計度,迷執以為有實在的我與法,這名為遍計所執自性。此遍計所執自性是沒有實質的:如黑夜見繩以為是蛇,此蛇相是不存在的遍計所執自性。依他起自性是指由能分別(思考)的心、心所及世間各種因緣所生起的諸法。如所見之繩由麻等因緣和合而生。圓成實自性是具有圓滿(17)、成就(18)、真實(19)三義的真如實性,亦即諸法的實性;圓成實性是於依他起諸法上,遠離偏計所執的妄想分別而證得的。

(17) 圓滿:週遍一切處之義。

(18) 成就:是恒常、不生不滅之義。

(19) 真實:具有不虛妄之義。

  由於以上緣故,此圓成實性與依他起的諸法具有「非異」(同)「非不異」(非同)的關係。非異是指圓成實性乃遍滿一切諸法的真實性,諸法乃圓成實性上之用,故名「非異」。「非不異」是指圓成實性是超越相對、生滅、時空的,與依他起性諸法的落於時空及生滅有所不同,是以非不異。故此說二者具有「非異」「非不異」的關係。例如:色受想行識等諸法皆是「無常」的,此遍於一切法上的「無常」性,與色(諸法)也是「非異」「非不異」的,就如圓成實性之與依他起性。若「無常」性與諸法有異,則諸法是常,若「無常」性與諸法無異,諸法便成壞滅無的狀態,所以,無常性與諸法,正如圓成實性與依他起性一般,都是非異非不異的。

  至於要證悟三性,其次序是先破除了遍計所執的謬誤,以根本智(20)直接把捉圓成實性的真如狀態,然後,再由後得智(21)了解依他起性的如幻如化,這就是「非不見此(圓成實性而能見)彼(依他起性)」的意思了(即要先證見圓成實性,才可以通達依他起性)。

(20) 根本智:此智遠離各種推求考察的思維活動,是無分別的智用,能契會真如之理,乃諸智之根本,又名無分別智。

(21) 後得智:是由根本智所引,能了達依他起性的如幻之境。

2020070901

 

三無性說

  三無自性的思想是依據三自性而建立的,當說三自性時實已含了三無性的道理在內。在經中說,三無性是佛說一切法無自性的密意(22)。《唯識三十論頌》云:「即依此三性,立彼三無性,故佛密意說,一切法無性。初即相無性,次無自然性,後由遠離前,所執我法性。此諸法勝義,亦即是真如,常如其性故,即唯識實性。」這裏三無自性是相無性、生無性、勝義無性。其所成立的道理,解說如下:

(22) 密意:這裏解作隱晦、不清楚透徹的意思。瑜伽行派認為到了佛陀說《解深密經》時,運用三自性的道理,才能把宇宙萬有的體性清楚地解說出來,是屬於「顯意說」;在此之前,佛陀為了適應眾生的根機,用三無性的道理去否定宇宙萬物有實體,並不能把問題清楚地交代出來,是屬於「密意說」。

  第一、依遍計所執性,立相無自性。實在的我與法是人們心中假設出來的東西,只有名字,並無實質的相狀。猶如空華,本質與相狀都是無的。第二、依依他起性,立生無自性。宇宙萬有是由眾緣而生起的現象,並無自然生起的本質。猶如幻象,非有似有。第三、依圓成實性,立勝義無自性。圓成實性是超越生滅、變化,遠離妄情迷執的勝義(23)境界,猶如虛空一般的沒有形相,遍於一切而存在。

(23) 勝義:是不生不滅的絕對境界,即無分別智所認識的殊勝真理。

  總括來說,三性之無性是說明一切萬有具三種本質。一是不存在的遍計,二是假有的依他,三是真實圓成實,而此圓成實性又名真如,是真實不虛,恒常都是如此的絕對真理,亦即是識的本性。

轉識成智

  佛教認為有情最終的理想是證得涅槃與佛智,即是指聞佛、菩薩等的教法為增上緣,而令依附在第八識內的無漏種子產生活動,最後,把有漏的八識都轉化成無漏的「智」,去體驗一切萬法本來具有的真如之理,從而展現出清淨的生命境界。這裏能體驗真理的智叫做「菩提」,意思是「覺悟」,此智慧一起,便豁然大悟宇宙的實相,故名「覺悟」。而所體驗的理,從真如離障方面說名「涅槃」,意思是「圓寂」,即圓滿的寂滅。菩提的獲得是轉捨「所知障」的種子而轉得的,所知障是障蔽所知境(24),令能認知的心有迷闇不了所知境的障礙。涅槃的獲得是轉捨「煩惱障」的種子而轉得的,煩惱障具有煩擾惱亂有情的身心,令其流轉生死障礙。故能轉捨煩惱障、所知障二障種子而獲得菩提、涅槃,名「二轉依」。

(24)所知境:指有漏、無漏、有為、無為的一切法的實性。

獲得四智

  一個修行者,當修行成佛時,便將有漏的八識轉成四種覺智:

  第一、大圓鏡智,是轉捨有漏的第八識而得到的無漏智,性相清淨,遠離一切有漏雜染,任持一切無漏清淨種子,顯現佛果的殊勝微妙諸功德法,及能顯現佛身、佛土,猶如大圓鏡能映現一切影像,因此名大圓鏡智。

  第二、平等性智,是轉捨有漏的第七識而得到的無漏智。此智觀一切諸法與自他有情,悉皆平等,生大慈悲,隨諸有情所樂,示現種種佛身佛土(25)。

(25) 佛身佛土:佛身是佛的三身,義見下文。佛土指佛所住的地方或佛教化的國土,包括淨土乃至凡夫居住的世界。

  第三、妙觀察智,是轉捨有漏的第六識而得到的無漏智。此智善觀諸法自相共相,無礙而轉(26),依有情不同的根機資質,自在說法,教化眾生,令斷除一切疑惑。

(26) 轉即生起意思。

  第四、成所作智,是轉捨有漏的前五識而得到的無漏智。此智欲利樂諸有情,故能於十方以身、口、意三業為眾生行善,成就本身願力所應作之事。

四種涅槃

  涅槃是煩惱止息的狀態,依其性質的不同,可分為四種:

  第一、本來自性清淨涅槃,是一切之實性,即真如之理。一切諸法雖為客塵(27)煩惱所覆障,然本性清淨,具有無量微妙功德,無生無滅,湛然常寂,一切有情皆平等共有;又離言語、思慮的分別,唯有佛、菩薩才能在內心中體驗得。

(27) 客塵:即客塵煩惱。煩惱本非心性固有之物,乃因迷於真理而起,故稱「客」;又以煩惱能污染人的性,猶如塵埃之染污萬物,稱「塵」。

  第二、有餘依涅槃,謂斷盡煩惱障所顯現的真如之理。煩惱障雖滅除,但仍有欲界五蘊的身軀存在,故名「有餘依涅槃」。

  第三、無餘依涅槃,亦是斷除煩惱障所顯的真如之理。然所依的五蘊身軀亦一同滅盡,而出離生死苦海,故名「無餘依涅槃」。

  第四、無住處涅槃,是斷除所知障所顯現的真如之理。證得此涅槃,對生死與涅槃二者無有欣厭,常為大悲般若輔助,由大悲故,憫一切迷惘顛倒的有情而不住涅槃;由般若(大智)故,不起煩惱,亦不住生死,是以,在無窮盡的未來,使有情得到利益安樂,故名「無住處涅槃」。

  以上四種涅槃,第一種是一切有情皆具有的,不須透過修行,本然存在;而後三種則必由於修行而斷盡煩惱障、所知障才可以證得。

  三佛身是指佛成就的三身。即自性身、受用身、變化身。

  第一、自性身,是一切法的實相真如之理,和本來自性清淨涅槃相同, 切有情平等共有。

  第二、受用身,可分為自受用身和他受用身兩種。自受用身是諸佛修習無量福慧,感得圓滿清淨的色身,並恒常地自受用廣大的法樂;他受用身是為化益諸大菩薩,出現微妙清淨功德身。

  第三、變化身,是諸佛為了教化未登初地的菩薩,及二乘凡夫等,以不思議的力量(28),隨所化的對象不同,而有種種的化身出現,引導有情去惡行善。

(28) 不思議的力量:是不可思慮言說的神通力量。

本文節錄自以下書本第四至五課:  

覺光法師主編:《高中佛學課本》中冊,香港:香港佛教聯合會,1992

下一章:淨土法門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