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由香港佛教聯合會佛化教育組設立,旨為提供一多元化之互動電子平台,以促進佛化德育及價值教育之發展。歡迎學校師生和各界人仕提供作品刊登。

如何獲得心靈上的平靜 (佛教黃鳳翎中學 陳焯玲同學)

0
2021012903

水靜極則形象明

人的生命中總會遇到不如意的時候,也許想睡個懶覺,卻又碰到隔壁鄰居在裝修?曾經因為工作不順的時候感到煩躁?晚上又因為種種不知何處而來的胡思亂想而整夜無法入睡?每天想著不如意的事情變得越加鬱悶,你會聚精會神地渴望心靈上的平靜。

以前的我認為這是一種浪費時間的行為,為什麼我們花20分鐘的時間閉上眼睛靜靜的發呆?心裡一開始就有了鬱悶,抱怨這種奇怪的行為,可是當我閉上眼睛,身邊噪音消失,不同的事情在我的腦海裡爭先出現,我不斷告訴自己:「不要想,不要想」,想壓低自己的煩躁感,可是卻越來越多的煩惱……我一直想怎麼還沒結束,腰好酸,腿也麻,可是當我學習觀察它們的時候,仿佛它們消失了,身邊只有自己的呼吸聲,隨著呼吸,注意力轉化之後反而整個心都沉浸下來,煩惱不是消失了,但我卻以另一個角度觀察煩惱對我造成的反應,了解當中的成因,當你張開眼睛的那一刻,發現好像對整個自己有一個新的體會。

我也覺得靜觀也是一種「因緣和合」,當我們的精神感到疲憊和焦慮,煩惱都不是什麼大事,慢慢我們將清楚煩惱的前因後果,也讓我們反思自己。靜觀就像是讓一個有躁狂症的病人安撫心情的麻醉劑,讓他們逐漸安睡不再出來搗亂。同時也是給我們一個機會了解自己內心不平靜的成因,坦然面對自己的不平靜,就像有時候內心的壓力感和煩躁感蜂擁而至,在胸口壓抑時,閉上眼睛感受一下自己的身體,給自己一個寧靜的環境和自己相處,知道這些感覺從何而來,也讓自己可以遠離煩惱。

沒有嘗試過靜觀的人是難以相信靜觀能帶來的,真實的感受到自己的一種心靈安慰。「水靜極則形象明,心靜極則智慧生」,當我們將靜觀當成生活的一部分,時時保持心靜、意靜,智慧便會如雨後春筍般湧現,讓我們能擁有真正的大智慧。

(原文刊載於佛教黃鳳翎中學2020年10月《展翎姿彩》雙季刊)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