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校本靜觀/正念活動於小學課程」計劃成果分享會上,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副教授盧希皿博士提到研究分析其中一個項目「焦慮」時,語重深長地說焦慮和自殺有莫大關連。他指出,雖然大家很少聽聞初小年紀孩子抑鬱,但較易留意到他們會出現緊張,而學齡兒童如果有很明顯的焦慮,他們很大部分人長大後會繼續有不同的焦慮問題。焦慮和壓力容易令人反應衝動,而有自殺傾向的人若有很明顯的焦慮,其自殺機會亦大增。
「喬‧卡巴金(Jon Kabat-Zinn)博士曾說,靜觀/正念課程是一個愛的行動。當我們在課室內、在兒童的團體裏,與他們分享這些練習,請小朋友留意自己的呼吸,留意身體、情緒,其實在當中是表達了很多的愛和關懷。這正是香港目前所需,將愛和關懷在校園和其他地方推展開去。」盧博士又引述一位香港大學博士的話指出,靜觀其實是東方傳統出口再內銷,這些傳統在東方已修習千多年,不過在西方也加入了很多智慧。
盧博士娓娓述說靜觀的發展,二戰後西方世界逐漸對禪修感興趣,1979年開始有第一間醫院(美國麻省大學醫學院靜觀減壓診所)舉辦現代靜觀課程,幫助病人對治壓力和痛苦。靜觀課程在精神健康方面確實為參加者帶來助益,過去四十年更廣泛應用於醫院、公共衛生及社區服務、學校、企業員工訓練和運動員培訓。不過,這些課程原為成年人而設,向小學生推廣有一定難度,因為孩子可能會覺得沉悶乏味和難以理解,而西方在推廣層面上結合了社會情緒學習的部分,補足和豐富了箇中內容。
他早前邀請Mindfulness Matters(青蛙仔正念課程)創辦人Eline Snel錄製對談,特別安排在今次分享會上播放。Eline Snel稱,她為不同學齡兒童開發的這套課程,旨在引領孩子認識內心世界,那是一個有關觀察、專注、感受和想法的世界。課程讓孩子明白人有很多思緒,但思緒不必成為信念,並學習何謂自我關懷,這是孩子在生活中真正所需,讓他們能夠信賴自己的內心(inner mind),而不是事事猜疑。她花了四年時間在不同學校和為SEN學生而設的學校試行課程,研究在每位學生身上產生的效果,精煉出最好的教學方法。
盧博士強調靜觀/正念不但是處理情緒的絕佳工具,亦有效提升孩子的專注力,這與教育心理學所講的執行功能有密切關係,能夠幫助孩子發展與之相關的能力。他又說,目前香港政策可能投放很多資源在社會大眾關注的學童自殺問題或重症精神病方面,但其實在精神健康照顧領域,最基本的應該是預防工作,當中包括在學校推行靜觀/正念課程,而教師或社工的角色就是提供全面預防性的照顧和低密度的介入,讓學生有系統學習精神健康知識,其效益不容忽視。
香港中文大學高級講師劉雅詩博士受邀在分享會上對談,主題為「靜觀/正念在校園的推行:教師的角色」。她表示早前為中大內地學生做一個生死教育工作坊,留意到一位大學三年級男生手指頭發紅,詢問之下得知他由小學開始已經有咬手指習慣,這是一種焦慮的症狀,事件亦說明了預防工作確實應由小學開始。
她指出,靜觀目前是一個非宗教、屬於精神健康的方法,實在很值得邀請不同信仰背景的校長和老師去推動。劉博士透露她曾在佛教茂峰法師紀念中學任教六年,深諳中學教師工作的處境,她慶幸當年學習了四念住的方法,對自己幫助很大,變得不會向學生發脾氣。她說:「長遠來說,無論對於孩子或成人,正念都能夠幫助大家在身、口、意上只作善業,不作後悔的事情。」
在校園內如何貫徹正念的精神呢?盧博士引述資深正念導師Kevin Hawkins在其著作提出的三個要點:一,保持正念,教師有正念習慣,以正念的精神面對工作和學生;二,正念中教學,教師每日在學校跟學生互動的過程中,不斷覺察自己和學生的心情和狀況;三,教授正念,上述兩個基礎達到後才教學生正念。
盧博士在總結時指出,雖然靜觀/正念課程比不上嚴謹心理介入或心理治療的效果強,但其效用廣泛,故希望課程能夠繼續在學校推行,而學校亦可作彈性選擇,條件容許的話可以全校推行八週課,未容許的可選擇某些學生上四週課,或安排午飯前一個靜心時間亦可,其實要將正念滲透到校園每個角落,方法實在多不勝數,過程中老師很需要支持,課程方能順利推行,讓學生有好的精神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