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安排:生死教育?】參加者後記?
「最後的安排:生死教育」為青一釋舉辦之活動,由資深社工帶領,參加者走遍沙頭角沙嶺墳場和浩園等地。
Tom:「整個活動最深刻的是回程時,義工領隊說應該如何面對生死,很多人都認為面對生死離別時最好的方法是逃避,避免去想離去的人,但義工領隊令我明白到人很多時候會執著於離別的悲傷,但其實只要我們回想起與故人相處的一點一滴,離別的悲傷很容易能沖淡,往後的日子可能會間中回想起他/她,覺得不開心,但正正是這份感覺,才令我們還能記起他/她,令他/她不至於在我們的回憶中消失」
Sky:「最先嘅我又唔係好覺得應該要立一個名字,政府只寫一個數字實在太唔啱。我最先又真係冇呢類嘅諗法。最後問番社工哥哥,其實沙嶺果度政府唔喺啲碑上刻名,咁真係要考慮成本喎,又有咩問題呢?
佢話,冇錯,平衡成本係啱,任何policy making都係一定會令到有人受惠而有部份人唔中意,係冇計的。但只係,喺呢件事嘅處理上面,點解唔可以顯得人性一點呢?啲官會講人死之後只係一個dead body,係一個object,所以佢地使考慮太多。咁就寫上年份寫上數字,7年後冇人認領,火化左佢搬家到公墓,close file。我諗番,究竟點解要以往一直教導我地去尊重死者呢,尊重佢地、立碑拜祭呢啲禮式嘅合理性又係邊到呢?所以就令我反思番呢樣野。」